【临床表现】
主症:语声低微,气短乏力,声嘶。
副症: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呆便溏。
舌脉:舌质淡红、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虚弱。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有副症的任何二项。
(3)声带苍白肥厚,松弛无力,闭合不良。
【证候分析】
脾肺气虚,鼓动声门发音之气力不足,故语声低微,气短乏力,甚则声嘶。
肺气虚则气短,脾气虚则乏力,故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脾运不健,故纳呆便溏。
舌淡红体胖有齿痕,苔白,脉虚弱,均为脾肺气虚之舌脉。
【治疗法则】
补益脾肺。
【代表方剂】
补中益气汤。
【方药加减】
【类证鉴别】
肺气虚与脾肺气虚:二者皆可见讲话音低,气短懒言。但脾肺气虚必见纳呆便溏。而肺气虚则无此症,以此区别。
脾胃虚弱与脾肺气虚:二者虽可见气短乏力。但脾胃虚弱者,常见胃虚之症状,如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现代研究】
气虚的病人与微量元素代射及免疫功能有关。对镁,锌有效利用的降低,免疫功能的低下是造成病人气虚的原因。
老年肾阳虚衰证
脾肺气虚证
老年脾肾阳虚证
老年脾肾阴虚证
老年脾胃气虚证
老年阳气虚衰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