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鸡血藤20g,丹参15g,土茯苓20g,忍冬藤20g,薏苡仁15g,凌霄花10g,益母草10g,牛膝6g,紫草10g,甘草6g。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利湿。
【主治】带下病,证属湿瘀带下者。症见带下黄稠臭秽,外阴瘙痒,腰酸,小腹坠胀,大便干结,月经愆期,舌淡红,苔根薄黄,脉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班老指出,带下病虽有诸多原因,其病机不离肝郁脾虚。盖肝气郁滞,横克脾土,可致脾伤而水湿不运,精反为浊;或有肝郁化热生火,湿热循经下注,损伤任带,则发为带下。凡月经不调兼带下量多,色白或青者,常用鸡冠花、厚朴花合当归芍药散治之。鸡冠花甘凉,能止血止带,对经带并病者用之尤佳;厚朴花微辛微苦微温,健脾理气,化湿开郁。诸药配伍,则化湿不伤阴,运脾又和胃。若为肝郁化火,湿热下注而致带下黄稠臭秽,阴痒者,常用密蒙花、扁豆花、凌霄花、连翘合四妙散治之。其中密蒙花、扁豆花甘能益中,化湿而不燥烈;凌霄花辛寒破瘀,善泄冲任伏火。诸药合用,共奏清利湿热、芳香除秽之功。
【验案】包某,32岁,已婚,1991年8月13日诊。带下量多近5年之久。3年前因宫颈炎而行冰冻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变,1991年6月复查仍为宫颈糜烂。现带下黄稠臭秽,外阴瘙痒,腰酸,小腹坠胀,大便干结,月经逾期,舌淡红,苔根薄黄,脉细。证属湿瘀带下。治拟清热解毒,化瘀利湿。药用:鸡血藤20g,丹参15g,土茯苓20g,忍冬藤20g,薏苡仁15g,凌霄花10g,益母草10g,牛膝6g,紫草10g,甘草6g。水煎服。药4剂后带下转白,阴痒减轻。守方期间用九里明、佩兰、连翘、槟榔等药加减,共服药20余剂,带下正常,诸症消失。继予异功散加扁豆花、当归、白芷等药善后。
〔李莉.班秀文用花类药治妇科病的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1993(6):36-37]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不孕症验方_丁启后
子宫内膜异位症验方_丁启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