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验方

【组成】藿香15g,紫苏15g,白芷10g,白术15g,茯苓20g,陈皮10g,桔梗10g,半夏10g,砂仁10g,炙甘草15。

【功效】解表散寒,化湿和中。

【主治】泄泻,属风寒湿邪外束者。症见泻下稀薄,腹痛肠鸣,矢气则舒,脘闷纳差;自感形寒,肢体酸重;舌苔薄白腻,边有齿痕,脉缓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段老认为,由于素有脾湿,复又淋雨感受风寒湿邪,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湿浊不化,故泻下稀薄;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则腹痛肠鸣;寒湿内侵,困扰脾阳,则脾之运化不足,故脘闷纳差;自感形寒,肢体酸重,为风寒湿邪外束之征;舌苔白腻,脉缓滑,为寒湿内盛之象。治宜解表散寒,化湿和中。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方中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兼以升清降浊,为君;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解风寒,芳化湿浊;砂仁化湿醒脾,行气温中;半夏燥湿健脾和胃;陈皮理气运脾;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利水止泻;桔梗宣肺利膈,既利于解表,又益于化湿;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辛温解表、芳香化浊、燥湿行气、健脾和胃、利水渗湿止泻之功。

【验案】李某,女,30岁,2004年6月24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因淋雨受风,而后自感形寒,肢体酸重,近周加重,现泄泻1日3次,泻下稀薄,腹痛肠鸣,矢气则舒,脘闷纳差;舌苔薄白腻,边有齿痕,脉缓滑。

处方:藿香15g,紫苏15g,白芷10g,白术15g,茯苓20g,陈皮10g,桔梗10g,半夏10g,砂仁10g,炙甘草15g。5剂,水煎服。

6月29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腹泻、腹痛止,食欲渐振;舌苔薄白,脉缓无力。投以六君子汤加减调理,恢复正气。

〔李冀,段凤丽.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段富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8〕


口臭验方_成肇智
口臭验方_成肇智
口渴验方_成肇智
口渴验方_成肇智
口渴验方_成肇智
口渴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