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验方

【组成】柴胡15g,赤芍9g,香附9g,郁金9g,黄芩9g,金银花15g,茵陈9g,大黄15g,金钱草12g,甘草6g。

【功效】清肝利胆,通腑泄热。

【主治】黄疸,属湿热蕴结,腑气不通者。症见右上腹及右侧肩背部剧痛难忍,目黄,身黄,频发呕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刘老认为,慢性胆囊炎迁延日久,湿郁化热,蕴结凝聚成石,加之感受湿热之邪,故急性发作时,症见脘腹胀痛剧烈或绞痛,痛彻肩背,恶寒,发热,纳呆呕恶,身重倦怠,头昏目眩。刘

老选用《伤寒论.大柴胡汤合调胃承气汤化裁,诸药合奏清肝利胆、通腑泄热之效;湿热发黄加茵陈蒿;发热加金银花;合并胆结石加金钱草。酒为熟谷之液,其性剽悍,能生湿热,酒气直入肝胆,气满则令“肝浮胆横”,《金匮要略》有“酒疸”之说。肝胆久病,湿热未消,加之饮酒,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而见黄疸复发,故对久患肝胆疾病者,刘老均嘱咐应禁酒食等湿热之品。

【验案】张某,男,26岁,1972年3月7日初诊。

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4年,加重伴身目倶黄3天。患者患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4年,经常出现右上腹部胀痛,甚者累及右侧肩背部。近日因饮酒而病情加重,右上腹绞痛难忍,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前往某医院诊治,查肝胆B超,诊断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3天,病情未见好转,故请刘老会诊。就诊时见:患者右上腹及右侧肩背部剧痛难忍,目黄,身黄,频发呕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尿胆素原(+++)

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黄疸,胆石症。

中医辨证:湿热蕴结,腑气不通。

治法:清肝利胆,通腑泄热。

处方:大柴胡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柴胡15g,赤芍9g,香附9g,郁金9g,黄芩9g,金银花15g,茵陈9g,大黄15g,金钱草12g,甘草6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3月12日二诊:大便已通,1天多则大便3次,脘胁疼痛缓解,呕吐止,体温36.91,黄腻苔渐退,身目仍黄。前方去大黄、茵陈,加木香以通调气机,再进7剂。

3月19日三诊:黄疸尽退,腹痛止,能进饮食,复查肝胆B超示:胆囊炎,但结石影未见。痊愈出院。刘老嘱其饮食调养,切忌饮酒,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刘如秀.刘志明医案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1-2733


慢性乙型肝炎验方_吴芳汀
下肢深静脉血栓验方_吴芳汀
重症肌无力验方_吴芳汀
失眠验方_吴芳汀
急性支气管炎验方_吴芳汀
慢性糜烂性胃炎验方_吴芳汀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