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脐周、少腹猝然剧痛或拘挛痛,持续不减,得温痛减,遇冷尤甚,食少纳呆,腹胀肠鸣,泄泻或便秘,恶寒蜷卧,四肢欠温,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紧而迟。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外感寒湿之邪侵入胃肠,或过食生冷,寒湿内生所致。腹痛有虚实之分,
实证发病多急,痛势剧而持续不减,拒按,食后痛益甚,二便不利;
虚证发病多缓,痛势轻而时发时止,时轻时重,喜按,饥饿时加重,二便不固。
本型乃寒湿邪气阻滞中焦,既有痛剧拘挛、得温痛减、恶寒蜷卧、肢冷脉紧等寒象,又有脘痞纳呆、腹胀肠鸣、泄泻身困等湿证。
【诊断要素】八纲:里证,寒证,实证,阴证。病机:寒湿侵犯肠胃,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
【治法】祛寒化湿,理气止痛。
本型腹痛源于寒湿侵人肠胃,因此祛寒化湿为治病求本之法;腹痛直接产生于腑气之滞,故佐以理气之法则痛止。
【方剂】以厚朴温中汤合平陈汤加减为主方:
【组成】厚朴10g,干姜10g,草豆蔻6g,陈皮10g,茯苓12g,木香10g,苍术10g,制半夏10g,甘草6g,乌药10g。
水煎服。
方中干姜、苍术祛寒燥湿,为主药;草豆蔻、乌药温中行气,厚朴、半夏燥湿和中,共为辅药;木香理气止痛,陈皮化湿和胃,茯苓健脾并导湿下行,为佐药;甘草和中兼调诸药,为使药。
若寒邪偏重,加制附子10g,高良姜6g,肉桂3g(煽服);
若湿邪偏重,加藿香10g,佩兰10g,薏苡仁15g;
兼表寒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加紫苏叶10g(后下),荆芥6g(后下),生姜6g。
闭经验方_路志正
闭经验方_路志正
月经延迟验方_颜正华
痛经验方_王绵之
痛经验方_邓铁涛
痛经验方_刘尚义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