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午后五心烦热或自觉头面烘热,稍有烦劳则加重,头晕目眩,面唇淡白,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食少便难,舌淡瘦,脉弦细或细涩。
【辨证分析】本型多因饮食失调或劳累过度,脾胃受损,生化乏源,肝血不足;或急慢性失血后,肝脾气血两虚所致。本型病机以血虚为主,气虚为辅,与上型阴虚火旺有别。
其辨证要点,一是五心烦热的程度较上型轻,遇烦劳则加重,或有头面烘热感;
二是眩晕心悸、健忘失眠、面唇淡白、舌淡脉细等血虚之象突出;
三是可兼食少便难、神疲乏力等脾气虚弱症状。
【诊断要点】八纲:里证,虚证,阴证。病机:营血大亏,阳气外浮,肝脾两虚。
【治法】养血补肝,益气健脾。
本型五心烦热产生于血虚,而血藏于肝,故养血补肝为治疗的主法;血的生成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故佐以益气健脾。
【方剂】以加味补肝汤为主方:
【组成】熟地黄15g,白芍12g,当归12g,川芎10g,酸枣仁12g,麦冬10g,木瓜10g,甘草6g,五味子6g,黄芪12g,白术10g。
水煎服。
本方熟地黄、白芍养血补肝,为主药;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酸枣仁、麦冬补肝安神,共为辅药;木瓜、五味子敛肝阴,黄芪、白术益脾气,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若精血虚甚,发枯形瘦,肤燥口干,加制何首乌12g,枸杞子10g,阿胶10g;
脾气虚甚,气短纳呆,腹胀便溏,加党参12g,茯苓10g,木香6g;
若慢性出血不止,加三七粉3g(吞服),仙鹤草15g,茜草12g;
骨蒸潮热明显,加地骨皮15g,银柴胡10g,白薇12g.
食管癌验方_周仲瑛
食管癌验方_周仲瑛
食管癌验方_周仲瑛
食管癌验方_周仲瑛
食管癌验方_徐景藩
食管癌验方_徐经世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