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太子参10g,佩兰10g,白术10g,白芍10g,黄芪10g,白花蛇舌草20g,天花粉12g,苦参12g,僵蚕12g,半枝莲12g,土鳖虫6g,炙蜈蚣3条,薏苡仁30g,炒山楂18g,炒麦芽18g,炒谷芽18g,夜交藤20g。
【功效】益气养阴,解毒抗癌。
【主治】食管癌术后并淋巴结转移化疗后,属气阴两虚,癌毒积聚者。症见胸闷气急,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周老认为,本病早期以肝郁气滞,湿热内聚多见;中期则以痰瘀阻滞,脾胃虚寒为主;后期表现为气阴不足,癌毒积聚。
故治疗应根据病之轻重、病情之早晚、邪正之消长等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切不可无视病之变化而固守一法,亦不能不顾肿瘤既病渐久之特点而多变方药。另外,西医之手术、放疗和化疗都是抗癌的手段,但与此同时,亦破坏人体正常的防御机制,会打破体内平衡,从而损伤人体正气。中医药在治癌的同时,足可兼顾正气,达到攻补兼施的目的。因此肿瘤的治疗必须将中西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之优势,最终达到抗癌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之目的。方中太子参、黄芪、白术、白芍、天花粉益气养阴、扶正培本;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苦参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土鳖虫、炙蜈蚣、僵蚕活血化瘀、散结消肿;佩兰、薏苡仁、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化湿消食、通络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通络抗癌之功。
【验案】患者,男,75岁,2000年2月15日初诊。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发现右颈部有一肿大淋巴结,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提示为转移性鱗癌。胸部CT检查示:纵膈淋巴结肿大。行化疗,效果不显,右颈部淋巴结继续增大。于2月15日再次行放疗,扩大放疗范围。其间请周老会诊,以配合巾药治疗。诊见:胸闷气急,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气阴两虚,癌毒积聚。治法:益气养阴,解毒抗癌。处方:上述经验方3。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原方14剂后,诸症减轻,纳食渐增,食之有味,夜能安卧,肌肉渐长,舌脉同前。原方加山慈菇12g,芦根12g,何首乌15g,仙鹤草7g。
三诊:服20剂后,病情好转,可下床活动,守方继进。
四诊:咳嗽,痰黏色黄,舌苔灰黑,脉濡数。周老认为证属肺
胃不和,脾运不佳,湿热内蕴。原方去黄芪、白术、夜交藤、白芍,加法半夏10g,炒枳实10g,瓜蒌20g,黄连4g,以祛瘐利湿。
五诊:服原方7剂,咳嗽渐止,痰色转白,舌淡,苔薄白,脉濡缓。去法半夏、炒枳实、瓜蒌、黄连,加用黄芪、白术,继续服用至今,患者病情稳定,未发现复发及转移。
〔宋长城,鞠敏,周仲瑛.周仲瑛教授治疗恶性肿瘤验案3则[J].新中医,2002,34(12):56〕
不孕症验方_王俊玲
皮疹验方_王俊玲
月经不调验方_王俊玲
糖尿病肾病验方_吴芳汀
新冠肺炎验方_吴芳汀
失眠验方_吴芳汀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