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三棱2.3g,莪术2.3g,苍术2.3g,砂仁2.3g,连翘2.3g,牵牛子1.5g,大戟1.5g,巴戟天1.5g,陈皮1.5g,川椒1.5g,葶苈子1.5g,桑白皮1.5g,益智仁1.5g,汉防己1.5g,芫花1.5g,青皮1.5g,川芎1.5g,牛膝1.5g,槟榔半个,大黄7.7g,甘遂1.5g,广木香4.6g,紫荆皮3.1g。
【功效】利水消肿。
【主治】水肿,脾虚湿阻证。多见于慢性肾炎,症见水肿严重,尤以胸腹腔有大量积水者。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糊为小丸,每次服12.5g,每日于五更空腹时一次顿服,连服3天,第1天用淡姜汤送服,第2天用陈皮汤送服,第3天用桑白皮汤送服。药液温度:夏天冷服,冬天温服,以服后微汗出为度。或者用甘遂末1g装于空心胶囊(肠溶胶囊),早晨白粥送,一次吞服。
【经验】邓老认为,对于脾虚湿阻型慢性肾炎水肿严重,尤其是胸腹腔有大量积水患者,应先治其标。本方为民间验方,有去毙陈莖、洁净府之功。邓老早年应用较多,并主张在水肿明显减轻后再予参苳白术散加减。1978年以后,邓老摸索出更为简捷的竣下逐水方法,即单用甘遂一味装于空心胶囊中,用白粥送服。实践证明,具有验、便、廉的优点。辨证加减:若患者上半身肿甚或见胸腔积液者,则先予麻黄(微炒)15g,杏仁10g,熟附子3g,生姜3片,赤小豆30g,茯苓皮60g,以开鬼门,夏天冷服,冬天温服,以服后微汗出为度,待水肿或胸水减轻后,仍予参等白术散加减;若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唯尿蛋白长期不除者,则改用自拟消尿蛋白饮。〔邓铁涛.邓铁涛[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9-60〕
头痛验方_庄礼兴
痤疮验方_谢少龙
咳嗽验方_谢少龙
慢性支气管炎验方_谢少龙
鼻窦炎验方_谢少龙
肠炎验方_谢少龙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