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
【中药毒性】
有小毒,
【性味归经】
性味:北豆根味苦,性寒。有小毒。善降泄。
1、南药《药材学》:“性寒,味苦。”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1、南药《药材学》:“入心、肺、大肠三经。”
功效:中药北豆根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主治:咽喉肿痛,肺热 咳嗽,痄腮,泻痢,黄疸,风湿痹痛,痔疮肿痛,食管癌,胃癌,蛇虫咬伤。
1、南药《药材学》:"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治喉痈、喉风,外敷蛇咬、 蜘蛛伤及痔疮肿疡。"
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肿痛,肺炎,支气管炎 咳嗽,肠炎痢疾,绦虫。"
3、《内蒙古中草药》:"抗癌。主治食管癌、胃癌等。"
4、《长白山植物药志》:"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通便杀虫。主治扁桃体炎,喉炎,腮腺炎,黄疸,肾盂肾炎。外用治蛇虫咬伤,宫颈炎,口腔炎,痔疾肿痛。"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北豆根中含有 山豆根碱,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尤其是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山豆根碱可提高电刺激引起的心室纤颤阈值,且有一定
剂量依赖性。
2、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山豆根碱有抑制心肌收缩性、自律性和兴奋性的作用,也能延长功能性不应期。并有“钙拮抗剂样”抗Ca2+作用和“奎尼丁样”抑制Na+内流作用。
3、对心脏收缩和冠脉循环的影响: 山豆根碱明显降低兔离体左心房的收缩性,显著减弱大鼠离体心肌收缩力。腹腔注射 山豆根碱能使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显著增加,同时又能对抗腹腔注射CaCl2引起的增加血流量作用。
4、心肌保护作用: 山豆根碱可稳定细胞的膜性结构,维持细胞的代谢功能,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5、降血压作用: 山豆根碱静脉给药呈降血压作用,其降血压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山豆根碱可使兔及正常与肾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条张力下降,对高钾、钠引起的兔和大鼠胸主动脉收缩有舒张作用,使Na、KCl和CaCl2的剂量效应曲线右移,最大效应降低。
2、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山豆根碱对ADP、Adr和AA及胶原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山豆根碱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静脉注射 山豆根碱对大鼠血小板血栓和电刺激诱发的动脉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静脉血栓形成无影响。
3、抗炎镇痛作用
北豆根粗总碱,多酚羟基碱和非酚性总碱对小鼠 巴豆油性耳廓 水肿及小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山豆根碱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 水肿、组胺及PGE2所致的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白细胞游走及 巴豆油性肉芽肿的炎性渗出和增生均有抑制作用,对 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效应与肾上腺功能有关。
4、抑菌作用
北豆根脂溶性总碱、多酚羟基碱和 山豆根碱对呼吸道致病菌确有抑菌作用,尤其呈对肺炎双球菌效果更为明显。
5、肌松作用
蝙蝠 葛根茎中提得的总生物碱的季铵 盐及总碱中分离得到的蝙蝠葛苏林碱和 山豆根碱均有肌松作用,作用为非去极化型的肌松剂。
6、对神经动作电位及突触体钙内流的影响
山豆根碱能依浓度降低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突触体“快相”45Ca2+内流,但不影响基础45Ca2+内流,故 山豆根碱对神经元电压依赖性Ca2+通道有阻滞作用。蝙蝠葛苏林碱是一种P-型Ca2+通道阻滞剂,能通过血脑屏障而易化大脑Ca2+通道,P型Ca2+通道是其作用靶位。
7、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蝙蝠葛碱衍生物D3具有呼吸兴奋作用,能部分对抗吗啡和甲苯噻嗪所致的呼吸抑制。蝙蝠葛总碱有一定的祛痰镇咳作用。
8、其他作用
几种 山豆根碱衍生物对钙调素激活的人红细胞Ca2+、Mg2+-ATPase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竞争性抑制。北豆根总碱腹腔注射有清热、消炎、镇痛、平喘、利尿、降压等作用。北豆根总碱腹腔注射能显著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胸腺DNA含量的抑制作用。
9、毒性
蝙蝠葛碱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69±4mg/kg,灌胃给药的LD50为1170±130mg/kg。蝙蝠葛酚性碱对受孕大鼠分别胃内40、80、200mg/kg染毒,显示80-200mg/kg可引起仔鼠生长发育和某些行为功能的改变。
【用法参考】
清热解毒北豆根味苦性寒,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及利咽消肿功能,故常用于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肺热 咳嗽、痄腮等证。凡热毒咽喉肿痛者,可与 射干、 玄参、 金银花、 甘草等 配伍,以清热利咽止痛;若喉风急症,痰涎壅结,吞咽不利者,可以北豆根酌配 白药子、土 牛膝,以降火消痰利咽。凡肺热 咳嗽者,可与 贝母、 黄芩、 前胡、 桔梗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凡痄腮热肿者,可与 板蓝根、 连翘等相配,以清热解毒消肿。
利湿消肿北豆根苦寒之性又能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故常用于湿热泄痢、黄疸、风湿痹痛、痔疮肿疡等证。如治湿热泻痢,可配 黄连、 黄芩;治湿热黄疸,可配 茵陈蒿、 栀子、 大黄;治风湿痹痛,可配 苍术、 牛膝;治痔疮肿疡,可配 槐花、 地榆等。
此外,北豆根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现代则有用于治疗消化道癌症者。
【注意事项】
脾虚便溏(大便不成型)者禁服,孕妇及有肝病慎服。剂量不宜过大。
《山西中草药》:“大量服(超过15g)可引起 呕吐。”
【用量参考】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泡洗。
【附方】
1、治咽喉肿痛。
1、北豆根、 射干各3g。共研细末,吹入咽喉。(《吉林中草药》)
2、北豆根9g, 桔梗3g,酸浆8个。水煎,日服2次。(同上)
2、治慢性扁桃体炎。北豆根9g,金莲花3g,生 甘草6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3、治肺热 咳嗽。北豆根、 前胡、 牛蒡子、 枇杷叶各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4、治痢疾,肠炎。北豆根9g, 徐长卿9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5、治湿热黄疸。北豆根9g,茵陈15g,生 大黄6g, 栀子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6、治牙痛。北豆根9g, 玄参、 地骨皮各6g, 甘草3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7、治腰疼。北豆根30g, 白酒50ml。浸7日,每日2次,每次饮1杯。(《吉林中草药》)
8、治绦虫病,蛲虫病,胃痛腹胀。北豆根根状茎6-9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临床报道】
1、治疗心律失常①用由蝙蝠 葛根茎提取的蝙蝠葛碱(即 山豆根碱)制片(每片含50mg)服用,每次6片,每日3次,病情控制后减为每日3-12片。观察346例,对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总有效率约90%,其中显效率82%,对早搏有效率达96%,对室性早搏疗效最佳,对房颤、房扑疗效较低。副作用一般有食欲减退和嗜睡;少数有腹胀, 腹痛,大便次数增加;个别有 便秘;21例ALT增高,停药或减量1周后恢复正常;肾功能未见改变;10例心电图P-R间期延长;2例心动过缓;1例室性停搏;2例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处理后均未发生意外。年高、病重、心肌受损者应慎用,原有肝病者不宜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②用蝙蝠葛碱(即 山豆根碱)胶囊或片
剂,每日900mg,分3次服,维持量为每日150-600mg,分3次服。临床观察402例,对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总有效率达91.5%。且能温和降压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者亦宜。副作用:胃肠道反应51例(占12.7%),个别病例ALT轻度增高,心脏反应17例(占4.2%),1例心动过缓,10例P-R问期延长,2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原有冠心病者发生阵发性室速。
2、治疗肿瘤北豆根注射液1:1浓度,每支2ml,肌内注射,每日2次;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5ml,与25% 葡萄糖注射液20ml混合;或用冲剂,每次2g,每日3次。20日为1疗程,间隔4-5日,共用5-6疗程,再辅用其他药物。治疗中、晚期食管(贲门)癌47例,总有效率55.3%,其中显效者5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