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热证

胎热证

【临床表现】

主症:妊娠后阴道不时下血,或为胎漏,或为躁动不安,或为滑胎,或为堕胎。

副症:淋漓下血,其色鲜红,腰腹坠胀作痛,心烦不安,手心烦热,口干舌燥,或喜冷饮,或尿黄便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的任何两项,加上典型舌脉;

(3)多有素体阳盛,嗜食辛辣,过服助阳之品或性情急躁之病史,本证多见干妊娠早期.

【证候分析】

无论阴虚内热,肝邡化热,外感热邪或因饮食,药物酿生内热,热邪直犯冲任,冲任失调,血为热迫,而妄行离经下走,致使妊期阴道不时少量下血,血为热灼其色鲜红。热邪内扰胎元,胎气不安,有下坠之势,则腰酸坠胀作痛。虚热内扰心神,故心烦不安。阴虚阳失所敛,外俘四末,则手足心发热。热灼阴津,津亏不得上承,故口干舌燥,喜冷饮,热伤阴液分则尿黄便结。若素体阴虚,妊娠后血聚养眙,阴血益虚,易生内热,热盛损伤胞络,而致胎涡或胎动不安,甚则应期若如是连续三次者,称之为滑胎。

舌、脉之征均是孕妇阴虚阳盛,热伏冲任而引起胎动不安的外在表现。

【治疗法则】

滋阴清热,养血安胎.

【代表方剂】

保明煎、固胎煎、清海丸、清热安胎饮。

【方药加减】

胎漏:其临床上有虚热、实热之别。实热者,证见妊娠漏下,血色深红,面赤心烦,口干欲饮,屎黄便结,唇舌红赤,苔黄干,脑滑数。此乃因外感热病或七情内饬,五志化火,扰动胎元而成,治宜清热、止血、安胎。方用阿胶汤(《医宗金鉴》)去当归川芎、加苎麻根止血安胎。虚热者,证见妊娠漏下,血色鲜红,五心烦热少寐,口千不引饮,唇舌红,少苔,脉细滑数,此乃明虚内热,热灼阴淖,干扰胎元而成。治宜养阴、清热、凉血、安胎、选方保合二至丸。

胎动不安:其特点为阴道出血,血色鮮红量多,伴小腹疼痛,心烦不安,舌千口燥,难寐多梦,大便燥结,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而干,脉滑数,此乃素体阳盛或肝经郁热.妊娠后,若过食辛燥助阳之品,或暴怒伤肝,则肝火炽盛,肝为藏血之脏,而冲脉附子肝,热伤冲任,以致胎动不安,治宜清热止血安胎方用固胎煎(《景岳全书》)去砂仁,加旱连草、侧柏炭养阴清热止血。

堕胎:其特点为妊娠12周以前,阴道流血或伴腹痛,胚胎已殒或有眙块排出。可查见子宫颈口已扩张,或已有胚胎组织堵塞于子宫颈口,子宫较孕周小,脉滑或涩或细数此乃热伏冲任,扰动血海,使胞宫不能藏养胎元,胎元殒亡而发生堕胎。治宜去胎逐瘀,养血止血。选方生化汤加牛膝、红花车前子

滑胎:其特点为屡孕屡堕已连续发生三次及三次以上,可有月经量少,或崩中漏下,经色紫红或鲜红,质粘稠。兼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乃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损及胎元,胎殒之后,阴液更乏,内热更甚,虚而朱复,故屡孕屡堕而终成滑胎之疾。治宜养阴清热,凉血固冲之法。选方可用两地汤或加减一阴煎。若口干咽燥,加石斛玉竹养阴生津。若胸胁乳房服也,加香附、郁金疏肝解郁。若头晕耳鸣,心悸少寐,加首乌、山茱萸、枸杞、夜交藤补血安神,若腰膝酸软,加续断菟丝子补肾强腰。若大便燥结,加桑椹柏子仁润肠滋液。

【类证鉴別】

胎热证与阴虚阳亢:胎热怔系孕后脏腑经络之血,下注冲任以养眙元,致使母体阴血偏虚,阳气偏盛而热加之,热扰冲任,因而出现胎热不安。临床上多见漏下不止,胎动不安之病,若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胎堕之患。而阴虚阳亢证则平索治疗去胎逐瘀,养血止血,选方生化汤加牛膝、红花、车前若神疲气短者,加党参、黄芪补中益气。若而白肢冷,小腹不温者,酌加补骨脂、巴戟,吴茱萸温阳散寒。若发热、肢痛,阴道排液秽臭,加银花、连翘。红藤、败酱、丹皮、赤芍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若阴道流血货多者,加茜荜根、血余炭、益母草化瘀止血。若腹痛坠胀甚者,加香附、枳壳、蒲黄、五灵脂行滞化瘀止痛。

滑胎:其特点为屡孕屡堕已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可有月经量少,或崩中漏下,经色紫红或鲜红,质粘稠。兼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乃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损及胎元,胎殒之后,阴液理乏,内热更甚,虚而未复,故屡孕屡堕而终成滑胎之疾。治疗养阴清热,凉血固冲之法。选方可用两地汤加减一阴煎若口干咽燥,加石斛、玉竹养阴生津。若胸胁乳房胀痛,加香附、郁金疏肝解郁。若头晕耳呜,心悸少寐,加首乌、山茱萸、枸纪、夜交藤补血安神。若腰膝酸软,加续断、菟丝子补肾强腰。若大便燥结,加桑椹。柏子仁润肠滋液。


毒热壅阻肌肤证
胃火炽盛证
少阴阴盛阳衰证
少阴阴盛格阳证(通脉四逆汤证)
少阴阴盛戴阳证(白通汤证)
少阴虚火犯咽证(猪肤汤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