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副症: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黄。
舌脉: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诊断要点】
(1)肾虚而见有虚热之象。
(2)具备主症,具备两项或两项以上副症,加典型舌脉。
(3)起病缓,病程长,多有久病或房劳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或先天不足等病史。
【证候分析】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膝为骨之属,肾虚则骨失所养,故腰膝酸痛。
肾阴为全身阴液之本,肾阴亏虚,形体失养则消瘦,
阴虚生内热,故五心烦热、颧红潮热、盗汗、咽干。
肾阴亏耗则髄海不足、头目失养,故眩晕耳鸣。
阴虚火旺则心神被扰,故失眠多梦肾藏精,
阴虚而相火妄动,火扰精室,则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
肾阴虚则精血不足,冲任失养,故女子经闭不孕。
一旦火旺迫血妄行又可见崩漏。
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疗法则】
滋补肾阴。
【代表方剂】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
【方药加减】
眩晕:以眩晕为主症,兼有腰膝砝软,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治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失眠:以失眠为主症,兼有心烦、多梦、健忘、耳鸣、腰醆等,治用交泰丸合六味地黄丸。
腰痛:以腰痛绵绵为主症,兼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治用左归丸加杜仲、龟板,黄柏、知母等。
遗精:以梦多而遗为主症,兼头晕腰酸、夜寐不安、精神不振等,治用知柏地黄丸加枣仁、龙骨、牡蛎等。
下消:以尿频量多,尿甜为主症,兼或尿混如脂膏、兼见腰酸、口干唇燥、舌红脉细数等,治用知柏地黄丸,重用淮山药、萸肉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等。
【类证鉴别】
肾精不足证与肾阴虚证:二证均为背脏阴精不足,都有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症。不同点是肾阴虚毎有阴虚内热之症加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肾精不足则无明显热象,而表现为小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或不育。
心肾阴虚证、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与肾阴虚证:四证都有肾阴虚的基本症状,但前三者涉及其他脏腑,故分别具有心阴虚、肺阴虚、肝阴虚的临床特点(详见有关章节)。
【现代研究】
多从肾虚实质角度研究。
肾阴虚与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有关,肾阴虚病人尿17—羟皮质类固醇排泄置波动范围较大,多数人为正常值或偏高,尿17—酮皮质类固醇减低,外周血液嗜酸性细胞数减少。
肾阴虚者红血球糖酵解率与氧化强度较正常值高,肾阴虚者冷压反应呈较正常人呈强烈的升高反应,但受其他脏器阴阳偏胜影响强烈,如肾阴虚兼脾阳虚则呈低反应或正常反应。
肾阴虚病人的植物神经功能状态,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肾阴虚证
肾阳虚证
胃气虚证
胃阳虚证
气虚证
阳明痞满燥实证(大承气汤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