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客热咽痛证(桔梗汤)

少阴客热咽痛证

【临床表现】

主症:咽候局部轻度红肿疼痛。

副症:咽喉部发痒,咳嗽。

舌脉:舌苔薄白,脉微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

(2)具备副症中的任何一项加典型舌脉。

(3)本证病情单纯,病势较缓。

【证候分析】

本证系邪热客于少阴之经所致。客热阻于少阴经脉,咽喉不利,故咽痛红肿;但因热邪较轻,故见证亦微,咽喉肿痛均轻微不甚。如少阴经热郁结较重,肺气不利,痰浊阻于咽喉,则可见咽痒咳嗽。舌苔薄白,脉细数皆少阴客热不甚之象。

【治疗法则】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代表方剂】

甘草汤、桔梗汤。

【方药加减】

若咽喉部轻度红肿疼痛,病势较轻,没有其他兼证者,可予甘草汤,以清火解毒,利咽止痛。

若兼见咽痒咳嗽。此为少阴经气郁结,肺气不利,痰浊阻于咽喉,宜桔梗汤,开肺气,豁痰浊,增强清热利咽的作用。

失音:加诃子

声不出:加半夏

上气:加陈皮

流涎、咳嗽加知母贝母

口渴:加五味子

少气:加人参

呕吐:半夏、生姜

唾脓血:加紫苑

肺萎:加阿胶

胸膈不利加枳壳

心膈痞满:加枳实

目赤:加栀子大黄

面肿:加茯苓

肤痛:加黄芪

发斑:加防风荆芥

疫毒加鼠粘子、大黄

不得眠:加栀子

【类证鉴别】

少阴虚热咽痛证与少阴客热咽痛证:少阴虚热咽痛证系阴虚津伤,虚火上炎,熏灼咽喉所致。其特点是咽喉干痛,故见红肿,口干欲饮。除此之外又有阴虚虚火上炎的见证,如胸满心烦,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便干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本证为热客少阴经脉,证情较轻,虽见咽痛微肿,但绝无阴虚见证,结合舌脉,不难区别。

风热咽痛证与少阴客热咽痛证:风热咽痛证系因风热外袭,肺失宣和,邪结咽喉,故咽喉疼痛,咽粘膜红肿胀,同时因风热外袭,营卫不利,故又有发热恶风,汗出等表证。本证咽痛较风热咽痛证轻微,病情亦较单纯,一般没有兼证。

【现代研究】

(1)关于甘草作用的研究:甘草缓急作用显著,常用在湿热病治疗中,有镇咳祛痰作用,对消化性溃疡有治疗作用,有理肠作用,对心与血液有作用,协和诸药,利咽喉,可用于对痈疽的治疗,解毒作用良好,可用于“中满症状”的治疗。

(2)关于阿狄森病的研究:对4例阿狄森病,经用甘草流浸膏治疗后显示体力进步,血清钠增强,血压升高及皮肤色素沉着减退。甘草流浸膏对轻度或初期患者疗效较为显著,单独使用能使患者恢复较轻的工作;对重症或晚期患者需要与皮质酮并用,但可减少皮质酮的需要量,这种作用被认为是互补作用。甘草的有效成分是甘草次酸,其作用与脱氧皮质酮相似的地方较多。.

治疗支气管性哮喘:根据三例支气管性哮喘患者的治疗,结合文献研究,认为甘草对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可解除或减轻呼吸困难,使之渡过严重阶段,对于复发病例,如再度治疗,仍能获得效果。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次酸在治疗中发挥了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考地松相仿的作用。在短程治疗中,尚未发现由甘草引起的不良反应。

甘草汤尚可用于以下病症的治疗:传染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救治毒蕈、木薯中毒,尿崩症,皲裂症。

(3)拮梗汤治疗喉痹,咽喉疼痛,肿塞不利,饮食不下有效,热重者可加黄连、射干、玄参等。


太阳阳虚水气上冲证(桂枝加桂汤证)
太阳心气阴两虚证(炙甘草汤证)
心火亢盛证
湿浊困心证
肺经风热证
肝阳化风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