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内服:山药24g,萆薢12g,白术6g,黄柏9g,白果6g,车前子9g,芡实24g。
外洗方:蛇床子15g,生矾15g,花椒15g,百部15g。煎汤熏洗。
【功效】健脾利湿,兼以杀虫。
【主治】带下病,滴虫性阴道炎。证属脾虚湿盛,虫蚀阴中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或黄,黏稠,有臭味者,伴外阴瘙痒。
【用法】内服方:水煎服,每日1剂。外洗方:煎汤熏洗。
【经验】滴虫性阴道炎,中医学概括在阴痒内,认为是妇人阴中生虫生疮,其症状为阴道或外阴部瘙痒,甚则痛痒难忍,这与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的症状基本一致。本证口淡无味,纳谷不香,带多色白,证属脾虚湿盛,水湿之气下陷为带。内服方是傅青主治疗黄带的易黄汤加萆薢、白术。方中山药、白术健脾化湿,芡实、白果益肾固精,收涩止带,车前、萆薢利水化浊,黄柏清肾中之火,组成健脾利湿、清火、止带之剂。路老指出,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时,必须配合外洗方,方中的蛇床子、
白矾、花椒,燥湿止痒杀虫,屡有显效。
〔路志正.中医湿病证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01〕
药流后流血验方_丁启后
产后便秘验方_丁启后
放射性膀胱炎验方_丁启后
乳房瘘管验方_丁启后
乳腺增生验方_丁启后
乳腺增生验方_丁启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