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验方

【组成】姜竹茹10g,炒苍术15g,柴胡10g,炒黄芩9g,陈枳壳12g,广郁金12g,延胡索12g,白芍20g,沉香10g,焦山楂15g,车前草15g,谷芽15g、麦芽15g。

【功效】疏肝理气,利胆去湿。

【主治】胁痛,属肝气郁结者。症见右胁隐痛,伴有胸闷不舒,失眠多梦,口干口苦,时有恶心、呕吐、嗳气、泛酸、厌油腻食物、食欲不振,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黄;舌质红、苔腻微黄,脉细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徐老认为,慢性胆囊炎与中医传统肝胆理论非常类似。肝胆两者通过经脉相连,互为表里,内连脏腑,外系头目与筋肉肢节,在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上形成互相依存与协调的整体,从而保证肝胆系统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各种致病因素,例如急性胆囊炎久治不愈、反复迁延,沙虫结石阻于胆道、慢性肝病等多种因素,造成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胆腑不畅,可引起胁肋部疼痛;肝气郁结,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胃,胃失和降,故而见恶心、呕吐、嗳气;肝郁气逆,脾失健运,易致水湿不化,内停蕴热,木强土弱,运化受损,故见泛酸、厌油腻食物、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在治疗上应疏肝理气、通调脾胃,佐以化湿清热,助脾健运,方能收到疗效。方中柴胡、郁金人肝经,疏肝理气,助肝脏疏泄功能正常;延胡索、白芍养阴柔肝,与柴胡、郁金两药合用,具有理气止痛之效;苍术、枳壳、沉香合用有健脾、燥湿、行脾胃之气,使脾健胃降,湿邪得以祛除,与柴胡相伍,还有舒肝利胆之功;竹茹、黄芩、车前草同伍,清热、燥湿、清热利下,引热下行,使热有去处;山楂、谷麦芽化食消积,帮助脾胃运化,食消而湿邪不能内蕴化热。全方具有舒肝、理气、利胆、健脾、化湿,佐以清热、消食、止痛之功效。

【验案】某男,30岁,合肥市人。

患者自诉反复右胁隐痛3年余,伴有胸闷不舒,失眠多梦,口干口苦,时有呃逆泛酸,纳食不振,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黄。原患有慢性胆囊炎5年,曾经多次在其他医院进行中西诊治,疗效不显,于2005年5月前来我院诊治。刻下患者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语气无力,时时显心烦意乱,体检除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外,未发现有其他阳性体征,观舌质红、苔腻微黄,脉细弦。生化检查示肝功能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超声波检查示慢性胆囊炎。病属胁痛,其病机系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胆腑不利,故有反复右胁疼痛、口苦;久病缠绵,气郁日久化火,扰动心神,阳不人阴,故有心烦、失眠;肝郁气滞,故有胸闷不适;肝胆气机不利,横逆犯脾,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运行,故有呃逆、纳食不振、大便时干时稀;肝强脾弱,故有泛酸;气郁日久化火,耗气伤阴,故有口干、小便黄。其舌脉均为肝强脾弱、气郁湿热内蕴之候。治疗上予疏肝理气,利胆去湿,佐以清热、安神、化食为法,拟予消化复宁汤治疗。

处方:姜竹茹10g,炒苍术15g,柴胡10g,炒黄芩9g,陈枳壳12g,广郁金12g,延胡索12g,杭白芍20g,沉香10g,焦山楂15g,车前草15g,谷芽15g、麦芽15g。

月艮用20剂,上述症状全部消失;继续予间断服用中药3个月巩固疗效,停药随访至今,病情未再复发。

〔张国梁,陶永,徐松龄.消化复宁汤临床应用拾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3):244-245〕


特应性皮炎验方_陈达灿
斑秃验方_陈达灿
荨麻疹验方_陈达灿
寻常型银屑病验方_陈达灿
脂溢性皮炎验方_陈达灿
白癜风验方_陈达灿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