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主症:耳鸣,听力减退,眩晕。
副症:恶心或呕吐,眼震颤,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健忘,心烦失眠,多梦,遗精滑精,手足心热等。
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要点】
(1)必须具备主证。
(2)具备副证中任何两项及舌脉。
(3)具有备起病缓慢,病程绵长的特点,多见于久病、年高,房劳过度者。
【证候分析】
腰为肾之府,脑为髄海,肾主骨生髄通于脑,若肾虚,精髄不足,则腰膝酸软;精髄不能上荣于髓海,髄海空虚,则精神萎靡,健忘:耳失滋养,故耳鸣似蝉声,重听失真;肾清亏虚,相火妄动,精关不固,则遗精滑精;阴虚内热生,故心烦失眠,多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法则】
补肾益髄。
【代表方剂】
杞菊地黄丸,耳聋左慈丸。
【方药加减】
眩晕:以旋转性眩晕,耳呜耳聋,眼震,呕恶,舌红少苔,脉细数为特点。治用杞菊地黄九,选加石决明、牡蛎、白芍、首乌、鹿角晈、龟板胶等品。
耳鸣、耳聋:耳鸣似蝉声,昼夜不息,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头昏目暗为其特征,并见腰膝酸软,食欲不振,遗精滑精,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治用耳聋左慈丸
虚热上扰者:用知柏地黄丸,选加磁石、五味子,龟板胶、鹿角胶、石决明、首乌。
【类证鉴别】
肾阳虚证与髄海不足证:二证均由肾虚所致,可有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证,然前证以肾之阳气不足为主,表现为形寒肢冷,浮肿,阳事不举,面色?白,泻下清谷,舌胖苔白,脉沉细迟;而后证是以肾之精髄不足,肢体瘘弱,不孕,以及有阴精不足,虚热内生之表现,如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数,可资鉴别。
【现代研究】
髄海不足证中的眩晕,可包括现代美尼尔综合证等迷路病症。耳鸣耳聋可概括中耳、内耳疾病所致之耳聋*神经性耳聋、耳鸣等。
对耳鸣耳聋、眩荦的发生,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其一是耳供血不足,耳缺氧所致:其二是病毒或细菌侵犯迷路或中耳被细菌病毒感染,甚则化脓,破坏了传听系统所致,突发性耳鸣、、耳聋亦有药物毒性(链霉素等)内耳速路出血等。原因引起者。
热与血结下焦证
皮肤血虚风燥证
皮肤风湿热证
皮肤风热证
络脉瘀阻证
老年心肾阳虚证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