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验方

【组成】太子参15g,生黄芪15g,茯苓15g,炒白芍10g,炙甘草6g,枸杞子10g,熟地黄10g,炒山药15g,陈皮10g,枳壳6g,广木香8g,焦神曲10g,大枣3枚。

【功效】培中益肾,升清降池,利水消肿。

【主治】水肿之脾肾气虚,水湿内停证。症见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腰酸乏力,尿少便调,舌淡,脉沉缓。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经验】方老认为,水肿应首责于脾,本于肾。因“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肾本水脏。临证侧重培中益肾,皆因“土盛则能摄养肾水,其肿自消”(《医方类聚》)。《金匮要略》云:“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健脾升阳可助肾阳化气行水,脾气得升使肺能通调,水道自利,故培中健脾为治水肿之关键。故方老认为,“大病体虚,重在培中,大病必顾脾胃”。方中太子参、茯苓、炒白芍、山药、焦曲、大枣、甘草等培中健脾;黄芪益气升阳;陈皮、枳壳,广木香等扶中运湿,使清升浊降。诸药合用,补益脾肾,升清降浊,则水肿渐消。〔崔筱莉,方和谦.方和谦教授以培中升清法治疗疑难杂症举隅[J].北京中医,1999,18(5):3-4〕


验方_刘立昌
肠梗阻验方_胡水勋
验方_胡水勋
慢性糜烂性胃炎验方_胡水勋
肠易激综合征验方_胡水勋
高血压性心脏病验方_胡水勋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