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黄芪30g,人参15g,炙甘草15g,焦白术15g,茯苓20g,当归15g,酒白芍15g,半夏15g,陈皮15g,炒酸枣仁20g,柏子仁20g,枸杞子20g,炒麦芽20g,枳壳15g。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主治】胃癌术后、化疗后并发症,属脾胃虚弱者。症见进食后胃脘胀痛不适,嗳气,面色无华,体瘦,乏力,舌淡,苔白,脉无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段老认为,胃癌术后、化疗后,元气耗伤太过,脾胃虚弱,健运失职,气机不畅,而生痞满,故胃脘胀痛;脾胃虚弱,腐熟无力,食滞胃中,则嗳气纳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化源不足,不能充达肢体、肌肉,故形体消瘦;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无华;气血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故夜寐差。方中用黄芪补气升阳;人参大补兀气;炙甘草补气和中,三药相伍,补一身内外之气;焦白术补气健脾;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茯苓健脾安神;酒白芍配合当归、枸杞子养血益脾;半夏降逆消痞;炒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枳壳行气宽中除胀;合炒麦芽健胃消食。诸药相伍,脾胃健、气血足,诸症自消。
【验案】患者,男,57岁,2011年6月25日初诊。因胃癌于2011年4月1FI行全胃切除术,术后出现腹腔感染。现症见:面色萎黄,乏力消瘦,身上无斑,但破皮后出血不止,寐差多梦,大便时干吋稀。舌略暗,汚尖苔白,脉沉缓无力。查血常规:血小板74xl09/L。辨证为脾气亏虚证。处方:黄芪30g,人参15g,炙甘草15g,当归15g,焦白术15g,炒酸枣仁20g,柏子仁20g,阿胶15g,藕节15g,茯苓15g,陈皮15g,熟地黄20g,五味子15g,丹皮15g,侧柏炭20g,7剂。
7月2日二诊:头眩,舌暗红,脉缓。查血小板130x109/L,内细胞2.9xl09/L。因血小板数值已升高,故于原方中去藕节、侧柏炭,加枸杞子20g,生地黄15g,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以止眩,生地黄清热凉血。7剂。
7月16闩三诊:血小板136xl09/L,白细胞3.1xl09/L,拟于下周行化疗。原方去熟地黄、生地黄,因熟地黄滋腻、生地黄苦寒,以防伤正,故减之,力n砂仁10g,川芎10g,姜黄15g。砂仁温中行气,川芎人血乂调气,姜黄人脾乂治气,三药共用,防化疗之所伤。14剂。
〔徐慧馨,刘丹丹,贾海龙.段富津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辨治胃癌术后验案举隅[J].中医药信息,2014,31(1):59-60〕
百日咳验方_谢少龙
肾结石验方_谢少龙
荨麻疹验方_谢少龙
慢性结肠炎验方_谢少龙
颈椎病验方_谢少龙
腰椎间盘突出症验方_谢少龙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