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P1630;
桑白皮汤[圣济总录]
组成
桑白皮9g,半夏9g,苏子6g,杏仁6g,贝母6g,黄芩9g,黄连3g,栀子6g
桑根白皮(锉)、人参、知母(切,焙)、麦门冬(去心,焙)、枇杷叶(去毛,微炙)、黄连(去须,锉,炒)、葛根(锉)、地骨皮(去土)、淡竹根(洗去土,暴干,锉)各半两。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服,一日二次。
主治
消渴及心脏燥热,饮水无度。南京中医药大学、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P1630;桑白皮汤[圣济总录]
组成
桑根白皮(锉)、紫苏(连茎叶)、知母(焙)、贝母(去心,炒)、款冬花、半夏(汤洗七遍,焙干)、五味子各一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甘草(炙,锉)、人参各半两。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主治
咳嗽,胸满气急。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630;桑白皮汤[圣济总录]
组成
桑根白皮(切)三两、射干、赤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心)、白术各二两,泽漆(炙,锉)、防己、泽泻各一两。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以水三盏,煮大豆一撮,至一盏半,去豆下药末,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一日二次,夜一次。
主治
膀胱石水,四肢瘦者。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630;桑白皮汤[圣济总录]
组成
桑根白皮(炙,锉)、猪苓(去黑皮)、滑石(碎)、木通(锉)、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半两,槟榔(微煨,锉)三枚,泽泻三分。
用法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主治
虚劳,脾肾气弱,水液妄行,四肢浮肿,小便不利。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630;桑白皮汤[圣济总录]
组成
桑根白皮(锉)一两半、茅根(锉)二两半、木通(锉)、干百合(锉)各二两。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
气淋结涩,溲便不利。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630;桑白皮汤[圣济总录]
组成
桑根白皮(锉,焙干)、山栀子仁、芦根(锉)、赤茯苓(去黑皮)、冬葵子、茅根(锉)甘草(炙)各一分,滑石(研入)半两。
用法
上为粗末。五六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一日三次。
主治
小儿淋痛,小便如血色。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631;桑白皮汤[医统-医林]
组成
用法
上以水二盏,加姜三片,煎至八分,通口服。
主治
肺气有余,痰火盛而作喘者。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1631;桑白皮汤[审视瑶函]
组成
桑白皮一钱半、泽泻、黑元参各八分,甘草二分半、麦门冬(去心)、黄芩、旋覆花各一钱,菊花五分、地骨皮、桔梗、白茯苓各七分。
用法
上为末。用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主治
眼白涩症,不肿不赤,昏蒙涩痛。
备考
《金鉴》桑白皮汤,治白眼痛,不红不肿,沙涩疼痛,多生红丝赤脉,无地骨皮。
交泰丸(《韩氏医通》)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新安宫牛黄丸(《中草药》)
新安宫牛黄针(《中草药》)
清开灵(《中药制剂汇编》)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