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验方

【组成】炒丹参15g,炒白术15g,姜竹茹10g,陈皮10g,姜半夏12g,五灵脂10g,蒲黄炭10g,海螵蛸15g,川厚朴10g,田七6g,檀香6g,枳壳12g。

【功效】燥湿理气,通络止痛。

【主治】胃脘痛,属脾虚湿滞,胃络瘀阻者。症见胃脘痛,痛势持久,状如针刺,或伴有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消瘦乏力,甚则呕血、黑便;舌暗、苔腻,脉弦而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胃痛久不愈,病势缠绵,脾胃功能受损而致湿邪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胃络瘀阻;若湿郁化热,久则脉络损伤而血溢。临床常见有胃脘痛,痛势持久,状如针刺,或伴有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消瘦乏力,甚则呕血、黑便;舌暗、苔腻,脉弦而溫。徐老常以自拟丹七和络饮出人治之。方中五灵脂、蒲黄活血散瘀,而和用炭者,取其黑者人血之意,增强其止血之功,配以三七、海螵蛸以和络止血,消瘀止痛;丹参活血养血,檀香行气止痛,合而用之名为丹参饮,此虽主治胸痹心痛,但徐老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凡胁痛人络累及胃肠者,其疗效亦宏;炒白术、姜半夏、陈皮、厚朴、枳壳健脾燥湿,理气止痛。全方集健脾、燥湿、通络、理气、止痛为一炉,症虽兼杂而得效若速,功皆在此。若大便见有隐血加地榆炭;若湿热内蕴而见口苦、苔黄者,加蒲公英、薏苡仁、川黄连等清热利湿之品,其中蒲公英与薏苡仁相配,缘于《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徐老仿其意,将其施用于各类消化道溃疡,疗效颇佳。

【验案】赵某,男,36岁,2010年6月5日初诊。

患者自诉胃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饥饿时即感胃脘胀痛,痛有定处,得食则减,多食即胀,嗳气吞酸,眠可,贫血貌;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细。胃镜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属脾虚湿滞,胃络瘀阻。治宜燥湿理气,通络止痛。

处方:炒丹参15g,炒白术15g,姜竹茹10g,陈皮10g,姜半夏12g,五灵脂10g,蒲黄炭10g,海螵蛸15g,川厚朴10g,田七6g,檀香6g,枳壳12g。常法煎服。10剂。

服药后诸症得减,唯近日见有黑便,原方加用地榆炭20g。5剂后黑便即消。经治月余,而病见痊愈。

〔郑勇飞,张国梁.徐经世治疗胃肮痛证治五法[J].江苏中医药,2003,45(9):27-28)


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刘志明
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刘志明
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刘志明
外伤性神经反应验方_刘志明
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方_刘志明
产后身痛验方_刘志明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