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白芍30g,石决明30g,天麻10g,钩藤12g,丹参15g,川芎10g,白蒺藜15g,全蝎5g,醋延胡索15g,山楂30g,甘草10g。
【功效】平肝息风,通络止痛。
【主治】肝风血瘀型眩晕、头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刘老认为,头痛、眩晕之实证多因肝失所养,经脉绌急,致风阳上扰、脑络不通所致,故《内经》将本病又称为“首风”“脑风”,治疗可由平肝息风通络人手。方中白芍、石决明人肝经,平抑肝阳为君。天麻、钩藤平肝息风,助君药以平上扰之风阳;丹参、川芎活血通络,使风阳上扰所致瘀滞之脑络得以疏通,共为方中之臣药。白蒺藜、全蝎息风通络,山楂、醋延胡索活血止痛,共为方中之佐药。甘草得白芍酸甘化阴,濡养经脉,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配合,使肝风息,脑络通,经脉缓止。其中,山楂除有活血作用外,还可消导和中,因刘老临证时尤其注重患者胃气盛衰,意在强壮胃气,防止药食伤中,故患者虽无脾胃不和之证亦常用之。正如华佗所言:“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
【验案】李某,男,40岁,2006年3月19日初诊。
患者主诉头晕、头痛反复发作2个月余。患者诉近2个月来反复出现头晕、头痛,以双颞部搏动性疼痛为主,痛甚则伴恶心。纳可,眠欠佳,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滑。
中医诊断:眩晕。
中医辨证:风痰瘀阻。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处方:天麻10g,钩藤10g,全蝎6g,夜交藤30g,延胡索10g,葛根30g,丹参30g,黄芪15g,仙鹤草30g,枸杞子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山楂15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二诊:2006年9月12日,症状明显减轻,睡眠可,胎薄白,脉细。
处方:黄芪15g,天麻10g,钩藤15g,丹参30g,葛根30g,枣仁15g,仙鹤草30g,延胡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白术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随访1个月,未发头痛。
〔卜献春,刘芳,刘祖贻临证精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2-145]
胁痛验方_成肇智
胁痛验方_成肇智
胁痛验方_成肇智
胁痛验方_成肇智
脐周痛验方_成肇智
脐周痛验方_成肇智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