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2;
加味二陈汤[医部全录-直指]
加味二陈汤[外科正宗]
Erchen Decoction with Addition
(from Orthodox Manual of Surgery)
组成
陈皮12克、半夏12克、茯苓12克、甘草9克、姜黄12克、枳壳12克。
用法
主治
酒面积热成疾,手臂痛,并痰攻眼肿,身麻痹。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2;加味二陈汤[丹溪心法]
组成
半夏、陈皮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砂仁一两、丁香五钱、生姜三两。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停痰结气而呕。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2;加味二陈汤[医学正传-引丹溪方]
组成
陈皮(去白)一钱、半夏一钱五分(炮)、茯苓一钱、甘草(炙)三分、栀子(炒)一钱、黄连(姜汁拌炒)一钱五分、川芎一钱、白术一钱、干姜(炒)五分、苍术一钱、香附一钱、牡荆子(炒另研)一钱半。
用法
上切细,作一服。水二盏,加生姜三片,煎至一盏,稍热服。
主治
胃中有伏火,膈上有稠痰,时常胃口作痛,及恶心吐清水不快。
加减
如胃口疼甚,加生姜自然汁一合;挟虚者,加人参一钱。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3;加味二陈汤[济阳纲目-引丹溪方]
组成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姜汁炒)、栀子(炒)、苍术、川芎、香附、砂仁、神曲(炒)、山楂、木香少许。
用法
上锉。加生姜,水煎服。
主治
胃中有火,膈上有痰,令人时常恶心,呕吐清水,作嗳气吞酸等证。
加减
久病虚者,加人参、白术;胃寒者,加益智、草豆蔻、干姜、桂心之类,去黄连、栀子,又甚者加丁香、附子;如胁痛,或脾痛,右关脉弦,呕吐不已,此木来侮士,加人参、白术、升麻、柴胡、青皮、芍药、川芎、砂仁、神曲之类;如时常吐清水,或口干,不喜食,冷涎自下而涌上者,此脾热所致,加白术、芍药、升麻、土炒芩连、栀子、神曲、麦芽、干生姜;如时常恶心,吐清水,心胃作痛,得食则暂止,饥则甚者,此胃中有蛔也,加苦楝根、使君子煎服即愈,或用黑锡灰、槟榔各等分,米饮调下。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3;加味二陈汤[伤寒全生集]
组成
茯苓、半夏、陈皮、枳实、甘草、桔梗、杏仁、贝母、瓜蒌仁、黄连。
用法
加生姜,水煎服。
主治
痰实结胸。喘咳,胸胁满痛,作寒热,脉洪滑,心烦口渴者。
加减
胸腹痛,加砂仁,去甘草;痰渴,去半夏,加知母,天花粉;嗽,加五味;喘,加桑皮、苏子;胁满痛,加青皮、白芥子、木香;有热痰结,加柴、芩、竹沥、姜汁少许,去半夏;有寒痰结,加干姜、姜汁,去贝母、黄连;风痰结,加南星、竹沥、姜汁;火痰,加山栀、黄芩、竹沥、姜汁少许,去半夏。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3;加味二陈汤[广嗣纪要]
组成
陈皮一钱半、白茯苓、半夏(炒)各一钱、甘草三分、黄连(姜汁炒)、吴萸(炮,去皮)三分。
用法
水一钟半,加生姜五片,煎服。
主治
吐酸水同食物出者,热也。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3;加味二陈汤[医统]
组成
陈皮、半夏、人参、茯苓、黄芩、川芎各一钱,甘草、木香各五分(磨汁)。
用法
用水二盏,加生姜三片,煎七分,食后服。
主治
气郁痰火眩运。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3;加味二陈汤[医方考]
组成
半夏、陈皮、茯苓、黄芩(酒炒),甘草、川芎、细辛、黄连(酒炒)、薄荷、苍耳子、胆南星。
主治
头风,偏头风。
方论选录
是方也,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治痰之二陈汤也;加南星之燥,皆所以治痰耳;而黄芩、黄连者,用其苦寒以治热也;若川芎、细辛、薄荷、苍耳,皆治风之品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是故用之。
备考
《济阳纲目》本方用法:上锉。加生姜,水煎服。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3;加味二陈汤[寿世保元]
组成
陈皮二钱、半夏(姜炒)二钱、枳实(麸炒)一钱、黄连(姜汁)六分、山楂(去子)二钱、木香八分、青皮(去瓤)二钱、白茯苓(去皮)三钱、砂仁八分、甘草八分。
用法
上锉。加生姜,水煎服。
主治
痰气郁结,或饮食停滞而为痞满,按之,无块者。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3;加味二陈汤[外科正宗]
组成
用法
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主治
痰饮流注舌下,发肿作痛,针刺已破者。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3;加味二陈汤[济阴纲目]
组成
南星(姜制)、半夏(姜制)各一钱半、苍术(米泔浸炒)、黄柏(煨)、陈皮各一钱,茯苓八分、甘草五分(一方二陈汤加南星、香附、乌药、枳壳)。
用法
上锉。水煎,空心服。
主治
痰积腰痛,脉滑者。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4;加味二陈汤[济阳纲目]
组成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苍术、白术、桃仁、红花各一钱,附子少许。
用法
上锉。水煎服。
主治
十指麻木,属胃中有湿痰死血者。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4;加味二陈汤[医学正印]
组成
当归(酒洗)一两、茯苓二两、川芎七钱五分、白芍药、白术、半夏(汤洗)、香附米、陈皮各一两、甘草五钱。
用法
上作十帖。每帖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主治
妇人肥盛不能孕育者。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4;加味二陈汤[玉案]
组成
白茯苓、陈皮、半夏各一钱,厚朴、桔梗、枳实、黄芩、贝母(去心)、苏子各一钱二分,甘草、肉桂各二分。
用法
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主治
梅核气。六郁七情神思所伤,结成痰核,介介喉中,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4;加味二陈汤[会约]
组成
陈皮(去白)一钱半、半夏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一钱、川芎八分、蔓荆子一钱、北细辛三分。
用法
姜汁为引。
主治
痰厥头痛;或呕恶咳嗽,寸关脉滑者。
加减
如兼虚者,加白术一钱半,山药(炒黄)三钱;如兼火者,加黄芩、花粉各一钱半,石膏二钱。彭怀仁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南京中医药大学,1999,P614;加味二陈汤[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
陈皮二钱、法夏一钱半、茯苓三钱、甘草五分、茅术一钱、枳壳二钱、生姜一片。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燥湿化痰,兼能止呕。
主治
妊娠恶阻属于痰湿者。症见胸脘胀闷,不欲食,食则呕吐涎沫,恶油腻,舌质淡,脉濡而滑。
加减
气虚及曾经有过流产的,去枳壳,加续断三钱,泡参三钱,蕲艾三钱,砂仁一钱。
益黄散(《小儿药证直决》)
益气养营汤(《保婴撮要》)
独参汤(《伤寒大全》)
资生健脾丸(《缪仲淳方》)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六君子汤(《妇人良方》)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中医诊所软件 和中医药膳系统提示:
网站内容仅供查阅用,如有身体不适,请即时就医,特别是以下症状突然发作症状:胸痛、胸部不适、颈前疼痛、牙痛止痛药无效、背部持续性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右下腹疼痛和一侧手脚麻木。